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  • 邮编:230041
  • 电话:15755198634(微信同号)
  • 地址:安徽合肥包河区当涂路安徽五金机电商贸城一期A区5栋127号

长沙气温今天开始回升 断崖式降温带来多重健康风险两部门提示:加强防范

来源:欧宝体育OB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22 14:29:09

 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湖南省气象局11月17日17时联合发布降温健康风险提示:寒潮对健康有多重影响,体现在心脑血管、呼吸道疾病等多方面。市民应关注气象预警,及时增添衣物、注意保暖,注意给室内通风换气。

  寒潮对健康的影响,首先体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。据了解,此次大风降温过程中,部分医院就迎来了卒中就医的小高峰。

 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(省脑科医院)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医师周妮娜之前介绍,气温骤降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加,原有动脉硬化基础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血管闭塞引起脑梗死;同时,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也会造成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。因此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肥胖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加强防范,预防“中风”。

  同时,呼吸道疾病也开始流行。冷空气像“冰刀”,直接刺激呼吸道,哮喘、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患者容易“中招”。据湖南疾控消息,呼吸道传染病已确定进入高发季节。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近日呈现上升趋势,部分地区甲型H3N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有所增加。与去年以甲型H1N1为主的流行态势不同,预计今年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H3N2。甲型流感H3N2亚型已多年未在我省流行,人群免疫水平较低,因此人们会“更容易”感染。

  另外,寒冷环境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,让感冒、流感等病毒更易乘虚而入,增加感染风险。气温下降还可能会加重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症状。冻疮、皮肤干燥、尿路感染可能出现,这些都有必要进行防范。

  寒潮来得突然去得也快。19日起长沙天气转折——迎来大晴天,北风减弱至3级,气温开始小幅回升,4℃至13℃,阳光加持感将逐步舒适。此后,升温趋势明确,20日晴天持续,北风进一步减弱至2级,气温5℃至16℃;21日最高气温达到18℃,暖意持续回归。

  22日到23日长沙天气以多云为主,北风稳定在2级,气温分别为6℃至18℃、7℃至19℃,呈稳步回升态势,适宜市民户外活动。

  气象预警“早关注”。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,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婴幼儿和慢性疾病人群,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。

  防寒保暖“全方位”。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和保暖用品储备,使用取暖设备时,避免发生烫伤和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。外出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加强头部、胸腹部、足部的保暖。

  呼吸道防护“不松懈”。出入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减少近距离接触,加强个人卫生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,老人、小孩等重点人群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。

  饮食营养“强支撑”。适当增加营养物质摄入,如肉类、豆类、水果等,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,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。

  环境卫生“筑屏障”。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,定期打扫房间,适时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
  出行安全“多留心”。关注道路状况。雨雪天骑行注意防护跌倒;大风天气外出注意高空坠物。

  随着气温不断降低,一些具有加热保暖功能的电加热衣逐渐走红。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御寒“神器”?安全质量是不是可靠?

 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这类具有加热功能的衣服琳琅满目,价格从几十元到超千元不等,分为搭售充电宝和不带充电宝两种。款式上,既有外穿的马甲、夹克等,也有贴身的保暖内衣。记者随机点开一款具有加热保持温度的功能的马甲产品页面,显示该马甲有近20个发热区域,包含从40℃到70℃不等的四档温控,该产品还特别标注可以水洗。

  专家介绍,电加热衣一般是指在衣服内衬里放置发热片,通过充电宝进行供电后,实现局部发热。

  不同材质的发热片,具有不一样的特性。目前的发热片主要有碳基膜(包括碳纤维膜、石墨烯膜)、金属膜,还有普通的金属发热丝。碳基膜的特点是加热速度比较快,金属膜和金属加热丝的发热量稳定,但是不抗弯折,揉搓和弯折可能会引起直接损坏。

  专家称,电加热衣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款新兴产品,既往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,商家一般参考的是2008年出台的针对电热毯、电热垫等柔性加热器具的国家标准GB4706.8-2008。去年新出台了新版国标GB4706.8-2024,将于2026年8月1日真正开始实施。新国标将电加热衣单独列为一章,对其温度上限也进行了明确要求。

  针对市面上常见的以碳纤维膜为发热片的电加热衣,消防试验人员购买了从一百多元到三百多元不等的四个品牌马甲,发现部分品牌的马甲只有纺织物的检验测试标准,缺乏加热电器类的质量检验报告,产品资质不全。

  消防员测试的一款电加热衣,广告宣传称采用碳纤维加热,3秒速热,可加热到65℃。但当试验人员穿戴好电加热衣,在电热衣的背部、胸部等重点区域安装好热传感器,插上充电宝15分钟后发现,电加热衣右胸位置的温度仅有35.6℃,温度最高的右肩也只达到41.3℃。

  除了温度未达标,试验人员将电加热衣拆开后发现,其内部线路布设也比较混乱。

  根据现行的2008年国标要求,类似的柔性发热器具应尽可能的避免内部布线跨越,否则易造成电气线路连接松动,带来局部过热风险。现场拆解发现,网购的四款电加热衣,其中两款售价一百多元的低价产品内部布线混乱,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。

  专家介绍,目前市面上的电加热衣大都为低压供电,只有5伏左右,因此不会产生漏电伤人的风险。消费的人在购买时,要注意查看产品是不是达到相关国家标准,搭配的充电宝是否有CCC认证等。

  使用环境和习惯也要注意:在进入更高温度的环境时,要把发热衣的电断掉或关掉,在潮湿环境下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发热衣。

  专家提示,在清洗和保养方面,不同的电加热衣有不同的要求,要仔细查看产品的说明书或咨询商家,按说明操作。

  有的产品能手洗,有的产品能机洗。可以机洗的电加热衣,一般要用洗衣机轻柔模式或非常轻柔模式,水温不能超过30℃,洗涤剂也必须用中性的。

  此外,专业的人建议电加热衣要尽可能的避免被重物按压或折叠,更不要私自改装或拆卸,导致发热元件受损,带来安全风险隐患。